旅游资讯网是中国最大的旅游内容生产和分发平台,提供及时权威的旅游资讯和丰富的旅游短视频

移民人数攀升,文旅体验更加丰富。外国游客爱上中国。

旅游新闻 2024-05-31 浏览(1529) 评论(0)
- N +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刘星宇梁殷珊

图/由受访者提供

2024年以来,入境旅游市场加速复苏。很多人发现,不知不觉中,身边的外地游客多了,包括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甚至县城和乡村目的地,更多的国际面孔“回归”。

入境旅游复苏加快,许多外国游客通过各种渠道讲述了他们对中国旅游新变化的感受:入境更加便捷,支付、预订、消费、用车更加方便。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感叹中国的风景,品味中国的人文,深切感受中华民族独特的时代之美。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爱上了“中国文化之旅”。

“博物馆订单”增加了十倍,

入境游客感受“中国名片”

中国已成为国际旅游最大的客源国和主要目的地。今年以来,随着国际航班加速复航,外国人来华便利措施持续丰富,免签“朋友圈”持续壮大,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热情持续高涨。

在上海旅游的ClarisseLeGuernic来自法国。作为一名“中国通”导游,她已经在中国生活了9年。她深感今年外国游客明显“回流”了。

“最近基本每天都发团,外宾和中国客人的比例大概是6: 4。”在旅游过程中,乐盖希还发现外国游客的喜好正在发生变化。“过去,许多游客主要参观景点,如外滩、豫园、南京路、新天地等。,但现在他们会主动要求去苏州河边走走,去吴彤区深度游。”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今年五一假期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77.5万人。中国国家移民局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外国人来华人数比2023年同期增长了3倍多。共签发外国人签证证件46.6万件,同比增长118.8%,免签入境外国人198.8万人,同比增长266.1%。超过30%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观光,其次是商务和探亲访友。

携程平台上,一季度国内入境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过3倍。入境旅游主要客源国是日本、马来西亚、韩国、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泰国、越南、加拿大和俄罗斯。一季度入境旅游十大目的地城市依次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杭州、重庆、青岛、南京、厦门。其中,广州入境订单比去年增长191%。

展开全文

外国游客喜欢的中国景点主要包括主题公园和全国各地有代表性的景点。值得一提的是,黄鹤楼、拙政园、恭王府、趵突泉、张学良故居、九寨沟、天门山、秦始皇陵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等热门景点排名靠前,可见外国游客热衷于游览中国文化,感受历史人文。

入境文化旅游今年特别火。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外国游客预订的国内博物馆订单量是去年的10倍。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通过参观博物馆来更多地了解中华文明,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已经成为独特的国家名片。

反映中国现代化和科技水平的文化旅游项目也受到外国游客的欢迎。从携程机票订单来看,上海磁悬浮列车和广州塔是第一季度海外游客最受欢迎的20个项目之一。一些会玩的外国游客也开始“入乡随俗”,跟着文化旅游的热点去体验多元的中国——做中式按摩和足疗,吃乡下的宴席,穿民族服装,体验民族风情...甚至还有很多外地游客去天水吃麻辣烫,去贵州看巴村。

正如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代斌所言,目前,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历史对入境游客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小康社会的生活方式日益成为文化交流和旅游推广的全新内容。大兴机场、北京CBD、广州塔、京沪高铁、浦东新区、港珠澳大桥等新地标,与故宫、兵马俑、殷墟、良渚等一起,成为展示国家旅游形象的新载体。

讲好中国故事

旅行社驱使更多的外国游客来探索中国。

签证、航班、支付、机票预订等诸多难题被逐步攻克,让外国游客“说来就来”成为现实。随着入境旅游全链路体验的优化,各大旅行社和在线旅游平台不断讲好中国故事,将带动更多境外游客进入中国,为旅游市场带来新的增量。

据悉,携程Trip.com已推出600多个国内景点的在线预订功能,并提供20多种语言和支付方式。今年4月,携程还联合秦始皇陵博物馆推出了支持境外游客在线预订兵马俑门票的“境外一体化服务平台”,并推出了支持多语言、多支付、多单据信息录入的国际自动售票机,让国际游客可以轻松线下购票。

通过新推出的“入境免费半日游”,平台还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停留8小时以上的国际旅客提供免费城市观光。刚刚享受了免费观光的法国过境旅客马蒂厄(Mathieu)说,短短5个小时的旅程,他已经激起了再次访问中国的兴趣——在黄浦江登上游轮,在豫园吃包子,在外滩留下“网络名人打卡照”。据报道,这是他第一次踏足中国。

中国国际旅行社广东公司综合管理部总经理邝颖君告诉记者,2024年以来,她明显注意到了入境市场的进一步回暖。今年广交会期间,该社接待入境客人数量同比增长150%,外宾对预订和翻译的需求大幅增加。

据悉,目前该社入境旅游产品以一对一为主,可根据入境客人的需求规划多样化的线路。“除旅游外,客人来粤主要是会议、展览和商务交流,其中巴西、秘鲁、智利、哥伦比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地入境商务客人较多。”邝英俊表示,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具有千年商都魅力和中华文化底蕴,友好的生活和商务环境是吸引入境游客的重要因素。“目前,我们可以为入境客人提供旅游接机、行程规划、服务接待、外语翻译、观光游览、预定和预订等一系列服务。”

随着入境旅游发展进入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阶段,中国入境旅游呈现持续向好势头。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报告(2023-2024)》,2024年外国人入境市场有望在2019年回归50%。业内人士认为,更多的外国游客将在中国获得更加愉快和便捷的旅行体验。

“外国人”有话要说:

传统和现代的中国都很迷人。

旅游是展示国家形象、促进文明互鉴的窗口。通过这个美丽的窗口,中国和世界可以相互了解,相遇。正如中国旅游研究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杨劲松所说,入境旅游应该讲述传统中国和现代中国的故事。对于今天的外国游客来说,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中国体验几乎无处不在。

委内瑞拉短视频博主RafaelSaavedra在中国生活了九年。“我对中国美食的多样性和丰富的风味着迷,这是最初吸引我到中国的地方”,拉斐尔说,舌尖上的味蕾张开,他的感官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憧憬。

每到中国的传统节日,拉斐尔都会去各地体验相关的民俗活动。今年元宵节,他特意穿上一件有龙形图案的红外套,来到广东惠州,近距离观看由18个国家级非遗舞龙项目组成的舞龙游行。“第一次看到这么多舞龙队,感觉中国文化是如此多元有趣。通过参加这些节日,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家庭文化和历史。”

作为一个经常在深圳生活的外地人,在他看来,深圳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城市。“一踏入这座城市,你就能感受到现代气息。从高新园区、蛇口到深圳湾公园,都有摩天大楼和户外空房供市民跑步、骑自行车。”

除了深圳,Raphael还在北京、上海、广州、Xi、杭州和重庆等中国城市拍摄了体验视频。这些视频在全网播放量超过4000万次。

在中国旅行期间,新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草原上奔腾的骏马,天山壮丽的雪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辽阔...新疆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拉斐尔的视频中,节奏欢快的鼓声响起,他和穿着民族服装的当地人一起迈开脚步,感受着浓郁的人文魅力。

拉斐尔说,在最近的拍摄结束后,他计划去参观他向往已久的大湾区艺术中心白天鹅池。“我期待着在这个最新的大湾区文化地标看到中国的传统绘画和书法,特别是一些历史性的作品。也希望场馆能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向大众普及中国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成就。”他说。

俄罗斯姑娘伊丽莎白是暨南大学中国专业的研究生。在她看来,她生活的广州是一个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地方,有着独特的魅力。“走在广州的街头,古典气息的寺庙矗立在摩天大楼和现代建筑旁边,就像进入了一个时间胶囊,过去和现在无缝交织。”她说。

闲暇时,丽莎喜欢去不同的城市旅游,了解当地文化。“从粤港澳大湾区到上海、南京、厦门、哈尔滨等城市,每一次旅行都让我难忘。其中广东是我的最爱,在佛山看舞狮,在中山看岭南古建筑...你可以沉浸在中国传统的艺术和文化氛围中。”

对于入境游客来说,现代便捷的旅游消费方式也是爱上中国的原因。

记者采访时,拉斐尔已经踏上了从深圳开往江西萍乡的高铁。“我喜欢高铁,就像喜欢中国的其他事物一样。既干净又方便。即使是外地人,也可以在网上订高铁票,拿着护照几分钟就能检票上车。站内有详细的英文标识和导游服务,对外国游客非常友好。”

拉斐尔经常在Vlog中展示自己的真实经历,比如在中国网上订酒店、买景点门票、付餐费等。“只要站在屏幕前,出示支付码,或者刷脸刷掌,就能买到喜欢的商品。”他曾经拍过一个以“支付在中国”为主题的视频,在网上获得了很多关注。

在丽莎看来,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活也充满了科技。在最近的一次外国人中文课上,她展示并介绍了广州南沙区开发的无人驾驶出租车。“控制页面和语音系统支持全英文控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Lisa说,除了每天用支付宝扫码坐地铁,最近还尝试了掌纹支付。“你可以通过握手来购买商品...在中国,移动支付的普及让出行和生活变得非常便利。下次我会带家人朋友来体验。”

作为全球旅游博主,来自德国的KenAbroad已两次来访中国,打卡了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哈尔滨、香港、澳门等多个城市并拍摄成体验视频。最初他还需要友人帮助进行电子支付,但最近一次到广州,他已经能用外国银行卡绑定手机支付软件,独立完成订火车票、坐地铁、到小吃摊砍价买东西……“这太方便了!”Ken把这句话挂在了嘴边。他时常会为在中国旅行的便利性惊叹——对酒店送餐机器人,他直呼“Amazing”;他会好奇地乘坐测试中的无人驾驶巴士,也会为郊外景区指示牌上仍旧印有英文标识点赞。

标签: